壓鑄脫模劑理化性能檢驗方法淺析
壓鑄是動態的熱力學過程,模具型腔受到金屬液的高溫高速作用,只有用專用脫模劑才能有效的保護模具,及時修復模具上的微裂紋,延長模具壽命,使壓鑄件順利脫模,同時改善鑄件表面光亮度。
因此對壓鑄廠來說,檢驗脫模劑的理化性能是完全必要的。
然而,遺憾的是至今我們對脫模劑的檢驗基本上是搬照對涂料及潤滑油的檢驗內容和指標,如檢驗密度,粘度,固體含量,閃點,冰點,PH值等。
而真正對壓鑄脫模劑至關重要的性能,如潤濕性,結膜特性,耐模溫特性,乳化穩定性,高溫積碳殘留特征,對模具的腐蝕性,原液兌水后的分散性等等,均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由于標準不明確,使得壓鑄廠無法正確識別和選用合宜的脫模劑,一些供應商則投其所好,以次充好,拼價格,而不是比質量,造成當今國內壓鑄脫模劑市場魚龍混雜,擾亂了正常的秩序。
由于劣質脫模劑的危害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而且很多工藝因素交織影響壓鑄的質量,很難一下子分辯和確定是否脫模劑的問題,因此有些小型壓鑄廠只能憑著經驗和感覺走,只要脫模劑看上去很濃,兌水倍率高,脫模效果可以,重要的是價格又便宜就行了。
其實這種做法往往是省小錢賠大錢!一般正常壓鑄一噸鋁合金鑄件,其優質脫模劑用量不過4-6KG。
但如果選用不當,使模具壽命縮短,鑄件廢品增多,造成的損失就可想而知了,終受害的畢竟是使用廠家。
目前,行業對脫模劑尚未出臺統一標準,國際上包括權威的北美壓鑄協會對脫模劑的應用(見NADCA Item 529—Die Release Agen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也沒有公布統一的檢驗標準。
這是因為壓鑄脫模劑的種類繁多,發展很快,不同成分的脫模劑如礦物油基皂質乳液,高分子聚合物系列乳液,微乳化液,固態粉體等需要不同的檢驗標準和方法。
筆者走訪了國內外一些技術先進的現代化壓鑄企業,他們首先是對脫模劑的品牌嚴格把關,即選用那些聲譽好,資金和技術力量雄厚,技術服務水平高,質量穩定的供應廠商。而且,一經選用,很少變動。
他們主要依托供應廠商對脫模劑質量的控制和檢驗,因為只有他們清楚產品的成分配比,工藝的優劣,性能的好壞。而且檢驗手段專業,先進和完善。
壓鑄廠則是從使用的角度請供應商提出各種建議,如對某類復雜薄壁件應選用何種型號脫模劑,如何使用?產品出現問題,請供應廠商的技術人員幫助分析查找原因,進行改進。
總之他們與供應廠商之間已經形成一種彼此信賴良性互動的合作關系。反觀國內的一些中小壓鑄企業,他們被市場上的假冒偽劣脫模劑搞得草木皆兵,與供應廠商之間缺乏信賴感,只能小心防范,甚至只相信自己的檢驗標準。
由于不可能象供應廠家那么專業,到頭來還是防不勝防,難免上當受騙。因此在國內脫模劑市場尚不成熟的今天,壓鑄廠重要的關注點應是象選人才一樣精選有誠信,有品牌,有實力,有技術的供應廠商。